中药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二)

来源: 时间:2025-04-23

11.中药学专业认证关注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中药学专业认证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教育理念: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改革:课程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法、运行机制等。

3教育管理:决策过程、质量监控、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4教育质量:自主与终身学习能力、中医药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传承能力、科学方法能力、创新精神、交流适应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12.专业认证的结论是什么?

(一)认证结论分为三种:

1)通过认证,有效期6:达到标准要求,无标准相关的任何问题。

2)通过认证,有效期6(有条件):达到标准要求,但有问题或需关注事项,不足以保持6年有效期,需要在第三年提交改进情况报告,根据问题改进情况决定继续保持有效期或是中止有效期

3)不通过认证:存在未达到标准要求的不足项。结论为不通过认证的专业,一年后允许重新申请认证。

(二)认证状态的保持与改进:

1)“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第三年提交持续改进报告至认证协会备案,作为再次认证重要参考。

2)“通过认证,有效期6(有条件) ”:学校应根据认证报告所提问题,逐条改进,并在第三年年底前提交持续改进情况报告。认证协会将会根据审核情况给出三种意见:

继续保持有效期”(已经改进,或是未完全改进但能够在6年内保持有效期)

中止认证有效期”(未完全改进,难以继续保持 6 年有效期)

需要进校核实”(根据核实情况决定继续保持有效期或是中止认证有效期”)

3)如学校未按时提交改进报告,秘书处将通知其限期提交,逾期仍未提交的,则终止其认证有效期。通过认证的专业如果要保持认证有效期的连续性,须在认证有效期届满前至少一年重新提出认证申请。

13.专业认证工作启示有哪些?

专业认证工作有如下特点:

1)必须形成学校面向社会,社会参与教育的机制和体制

2)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必须重视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整合。

4)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三结合”,即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校内和校外的结合。

5)必须改革评价方法,加强形成性、过程性评价。

14.专业认证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有何区别?

专业认证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比较表

项目

专业认证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主管

教育部专业认证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标准

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专家

同行专家

管理专家

形式

座谈会、听课、看材料、看现场

深度访谈、看材料(试卷论文)、走访

内容

10个方面,针对一个具体专业

6个常规项目,1个自选特色项目,

涉及办学方方面面

15.专家访谈环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专家访谈环节的主要内容有:

1访谈学校领导、学术指导委员会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的主要内容 专家组进校后要与校领导、学术指导委员会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访谈,了解学校和中药学专业承办学院的机构设置与资源配置、办学宗旨与目标、学生培养与师资培训、行政管理与发展规划方面的评价、指导与支持方面的情况。

2访谈中药学专业承办学院行政、学术、课程负责人的主要内容 听取中药学专业建设介绍,了解如下内容:

培养定位、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制订与实施,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评定与反馈、专业特色及适应性;

学院为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的环境;

师资结构及师资建设情况;

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

3访谈教师的主要内容 通过访谈、列席系部(教研室)学术活动,访谈专业课、基础课以及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了解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知度,了解教学状况、教师素质、教书育人、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材使用、课程思政等情况以及参加访谈教师的看法和意见等,同时了解他们是否理解所讲授课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教师是否知道聘任政策和师资培养政策。着重访谈负责课程体系设计的负责人,以了解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和对本专业制定的教学计划核心思想的理解。

4访谈学生的主要内容 通过座谈、个别访谈、观摩学生活动等方式,听取学生对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素质、团队合作意识等。了解学生对本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否认知,是否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方案,按照相应的目标努力学习,并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了解学校是否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访谈毕业生的主要内容 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听取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及建议,了解社会对该校所培养学生的评价;了解学校为适应需要是否在不断地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改进。

16.什么是中医药思维?

中医药思维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药的医学观为基础,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药物的临床运用、作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建立、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

中医药思维是古代医生诊断疾病方法与中药应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历代中医药用药制药的思维结晶。

17.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目前主要认为是情感意向和认知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大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批判性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11门,分别是: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等。

19.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哪些?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我校中药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完善,系统培养学生识药、评药、制药、创药和用药能力;实习实训包括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中药生产岗位实习、中药综合设计与创新实验。

20.学生支持与咨询服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支持与咨询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为困难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实施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