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向
中药学院经过多年科研积淀,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1.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本研究方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和手段(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研究适合中药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建立符合中药分析的客观评价体系和指标,测定中药(药材、饮片、提取物及成品)的有效物质,制定质量标准,评价质量优劣,保证中药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是中医药科学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中药活性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是筛选和寻找中药 (单味药、复方 、岭南习用药材)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先导化合物。希望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寻找出对目前严重危害或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等确有疗效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物,发现新的结构骨架以及新的中药资源,开展中药有效部位、有效组份、有效成分的创新中药研究。
3.中药制剂释药技术的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括中药新剂型、新技术和中药新药等,为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进行应用性研究,其主要特色在于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物剂型与制剂技术相结合,为解决制约中药现代化的中药制剂关键性课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4.皮肤药理学。本研究方向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对皮肤的作用、药物的经皮吸收及皮肤对药物的处置等规律。本方向长期从事皮肤药理学和数学药理学的研究,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促透剂促透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灰关联聚类法、TOPSIS、功效函数法、相对差距和法、新灰色关联法等),为促透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5.中药微粒给药体系的研究。本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已在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中的世界研究热点与难点——药物微粒体系形成一定的特色。药物微粒体系可有效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提高制剂科技含量,延长产品市场周期。特别是目前全新药物实体新药研发周期长,费用高,采用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开发新药已成为全球开发新药的重要途径。
6.中药资源开发及品质鉴定研究。本研究方向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合理进行中药资源开发及品质鉴定及其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应用资源学、生态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分子生物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及相关技术,对广藿香、高良姜、穿心莲等岭南特色药用植物的生境、种类、优良品种选育、质量评价、标准化栽培、种子种苗的质量标准、以及道地药材的形成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其相关方面等进行研究,为药用植物的合理入药、品质、定向培育、合理开发资源及中药现代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