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道地药材的多维评价与综合开发
主讲人:彭成 教授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时 间:2017年11月14日(周二)上午10:10
地 点:中药学院多媒体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彭成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药学院院长,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财政部农业产业化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咨询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咨询与评审专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家库专家,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四川)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成都市科技顾问团顾问,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1999年获“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200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2年获第六届“青年科技奖”,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4年获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获第十二届“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2007被四川省委组织部等定为四川省"天府英才"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09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四川省第五届“杰出创新人才奖”。 先后负责国家“973”计划、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国家新药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SCI收录20余篇,总编著作2套29部,主编学术专著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分题主研),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负责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负责人)、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负责人)。提出“方病证、药病证、有效部位与病证、有效成分与病证”的中药创新药物发现模式,筛选创新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建立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毒作用机制—控毒方法体系”的安全性评价模式,系统评价乌头类有毒中药的毒性;提出中医药动物实验的技术,创制病证模型,建立《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以川产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提出中药“品质性效用”多维评价方法,系统研究和开发川产道地药材,主编《中华道地药材》,640多万字,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尤其,针对汶川地震灾区急需恢复与重建的现状,实施附子、大黄、瓦布贝母、厚朴道地药材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综合开发,不仅促进灾区生态恢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发展,而且对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具有示范作用。
中药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科技处
2017年11月13日